茶堿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迄今為止已知茶堿類藥物及其衍生物有300多種,那你知道茶堿類藥物不良反應是什么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茶堿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茶堿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臨床表現(xiàn)
(1)輕度中毒:惡心、嘔吐、頭痛、不安、失眠及易激動等。
(2)中度中毒:除上述反應外,出現(xiàn)心前區(qū)不適、心悸、心律失?;?a href='http://www.rzpgrj.com/yangsheng/huxinake/' target='_blank'>呼吸不規(guī)則等。
(3)重度中毒:可有室性心動過速、精神失常、驚厥、癲癇發(fā)作、昏迷,甚至呼吸和心臟驟停。
嬰幼兒和老年人中毒癥狀較為嚴重。國內報道15例兒童(年齡12天至16個月)誤用氨茶堿逾正常劑量10倍以上;其中11例,機內注射和靜脈注射各2例,其余口服,用藥后主要表現(xiàn)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興奮,哭鬧不安、肌肉震顫、驚厥和譫妄,呼吸加快、衰竭,心律失常,急劇而頻繁嘔吐;2例死亡。老年人中毒常出現(xiàn)心臟意外。曾有報道6例老年人用0.25~0.5g氨茶堿經(jīng)50%葡萄糖液20~40ml稀釋后靜脈注射,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其中4例在1~2分鐘出現(xiàn)呼吸困難、端坐和竇性心動過速;另2例在2分鐘時昏厥。經(jīng)對癥處理,于15~20分鐘后癥狀緩解。
有些患者予靜脈注射后不久發(fā)生過敏性體克,表現(xiàn)為出汗、煩躁、發(fā)紺、氣急、口麻及血壓下降等。須與靜脈注射過這所致的毒性反應相鑒別,因兩者處理不盡相同。
血漿藥物濃度測定 凡接受茶堿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條件時均應測定血藥濃度。測定時間應選擇在:①輸入負荷量前;②輸入后1~2小時;③用藥后24小時;④危重患者用藥期間應每12小時測定1次。茶堿血漿濃度<5 mg/L時幾乎無藥效反應;5~10mg/L生效;10~20mg/L達最佳療效;>20mg/L即有毒性反應表現(xiàn);達到30~40mg/L可引起嚴重中毒反應。
茶堿類藥物的注意事項
1.不能過量:一定要遵照醫(yī)囑,不能私自增加藥物劑量。
2.靜脈滴注速度不能過快。
3.與其它藥物聯(lián)合使用需謹慎:與多種藥物可以互相影響,如抗生素中的喹諾酮類藥(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大環(huán)內酯類藥(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平等;抑酸藥---西米替丁(泰胃美);抗真菌藥---氟康唑;抗心律失常藥---美西律;治療痛風藥---別嘌醇等,這些藥物均可以使茶堿血藥濃度升高,而出現(xiàn)中毒危險。
4.慎用于某些心臟病(心肌梗死、嚴重心功能不全、快速心律失常、高血壓)、嚴重低氧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性潰瘍、癲癇患者。
茶堿類藥物的作用機制
支氣管擴張作用
茶堿在其濃度為 10 ~ 20 mg/L 時,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直接的擴張作用。茶堿通過非特異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 (PDE) 活性,提高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cAMP) 的水平,升高 cAMP /環(huán)磷酸鳥苷 (cGMP)比值,抑制細胞內鈣離子內流,促進鈣離子外流,降低細胞內鈣離子水平,從而擴張支氣管平滑肌。
抗炎作用
治療量(>10 mg/L) 的茶堿可以拮抗腺苷引起的諸如組胺、白三烯(LT)、腫瘤壞死因子(TNF) -α、 粒細胞 - 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肥大細胞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的釋放;抑制嗜酸性粒細胞的趨化、浸潤及諸如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等介質的釋放,亦可以誘導嗜酸性粒細胞凋亡;
近年研究表明低濃度茶堿(5 ~ 10 mg/L)具有抗炎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
茶堿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上一篇:常見的成癮性藥物有哪些
下一篇:常見激素類藥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