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識知識點
政治常識知識點
與經濟常識和哲學常識相比,高三政治常識概念多,知識點繁雜瑣碎,威力方便同學們復習,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政治常識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政治常識知識點(一)
1、 國家是怎樣產生的?國家的本質是什么?
答:國家是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統(tǒng)治階級進行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權力機構。 因此,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當然還有社會管理屬性)統(tǒng)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性質(國體)
2、 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是什么?
答:看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中,實行為哪個階級服務的政策。
3、 什么是民主?
答:是相對于專制制度(個人獨裁)而言的一種國家制度。它是指在一定(統(tǒng)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 民主總是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體現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超階級的民主。因而,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 民主和專政的關系是什么?
答: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對統(tǒng)治階級的民主就是對被統(tǒng)治階級的專政。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區(qū)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統(tǒng)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tǒng)治階級。
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所以,民主制國家是民主與專政的統(tǒng)一體,既要發(fā)展民主,又要加強專政的職能。
5、 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是什么?
答: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工人階級的領導是我國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工農聯(lián)盟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可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就必須既發(fā)展人民民主又加強對敵人的專政。
(1)人民民主專政有什么特點與優(yōu)點? 答:它是對絕大多數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它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它具有廣泛性(主體廣泛、享有的權利廣泛)和真實性(制度、法律、物質保障)的特點
(2)為什么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政治文明)
答:①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②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③我國目前經濟、文化、教育發(fā)展水平仍較低,使我國的民主還不夠成熟,必須進一步完善。④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有利于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3)如何建設我國的民主政治?
答:①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②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④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xù)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fā)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什么要堅持把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和黨的領導相統(tǒng)一 起來? 答: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體現,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本質是崇尚憲法、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權威??梢姡h的領導是關鍵,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依法治國是保證,三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只有把三者統(tǒng)一起來,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民主的性質和方向,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民主健康地發(fā)展。
(4)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答:①是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②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5)為什么說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答:①只有充分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才能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投身到現代化建設中來;②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6)新時期,如何更好地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
答:①突出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國家職能;②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國內條件和國際環(huán)境;③發(fā)展人民民主,實行民主法制化,決策民主化;④重視法制建設,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⑤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加強國防建設;⑥積極轉變政府職能。
★我國的國家職能有哪些?
答:㈠對內職能:①政治職能。②經濟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③文化職能。(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能保證經濟建設的正確發(fā)展方向,且為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④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鎸ν饴毮埽孩俜烙獠繑橙说那址负皖嵏玻葱l(wèi)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诎l(fā)展國際的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于我國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
?、劬S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fā)展,積極發(fā)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我國的國家職能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又反映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政治常識知識點(二)
6、 國體與政體(政權的組織形式)的關系是什么?
答: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有著重要作用。(由于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tǒng)習慣、國際環(huán)境等不同)政體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而且應該是民主共和制。
7、我國的政體是什么?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什么?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又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它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tǒng)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jiān)督權
人大代表的權利:發(fā)言、表決免責權;提案權;質詢權。
人大代表的義務:模范遵守法律;保守國家機密;密切聯(lián)系群眾,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接受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監(jiān)督。
8、我國人大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原則。表現為三方面(詳見教材P26)(理解)
9、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優(yōu)越性、意義)
答:①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能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②有利于保證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權力的統(tǒng)一。③有利于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
政治常識知識點(三)
1、國家具有三種屬性
原理內容
(1)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國家是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權力機關。
(2)國家具有主權屬性;主權是國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3)國家具有社會屬性,國家負有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責。
知識運用
(1)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維護的是以布什為代表的石油財團的利益。
(2)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3)面對海嘯造成的災難,各國都積極組織救災工作。
2、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原理內容
(1)民主與專政是相互區(qū)別、相互對立的;民主只適用于統(tǒng)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tǒng)治階級。
(2)民主與專政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的。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知識運用
(1)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統(tǒng)一。既要發(fā)揚民主,又要堅持專政的職能。
(2)美國兩黨制的總統(tǒng)選舉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工具。
3、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關系
原理內容: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
知識運用:中央提出西部開發(fā)、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出臺中央“一號文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4、民主與社會主義的關系
原理內容: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知識運用:實施行政許可法,發(fā)揚民主,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5、我國的對內國家職能
原理內容:對內職能有:
(1)政治職能:即依法打擊極少數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設。
(2)經濟職能:組織經濟建設,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3)文化職能:包括組織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文化建設,不僅能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正確發(fā)展方向,而且能夠為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4)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即國家為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職能。
知識運用:中央決定實行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國家打擊犯罪、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維護社會治安、保護環(huán)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建設和諧社會等等都體現了國家行使國家職能。
6、我國的對外國家職能
原理內容:對外職能有:
(1)防御外部敵人的侵略和顛覆,捍衛(wèi)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2)發(fā)展國家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于我國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
(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積極發(fā)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知識運用:我國積極參與印度洋海嘯救災,參與災后重建,展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我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堅決反對和打擊各種形式的分裂活動。
7、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原理內容:國體與政體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政體受歷史條件、階級力量的對比、傳統(tǒng)習慣、國際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
知識運用:西方七國國家性質相同,但國家政體有所不同,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必須堅持人民大會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8、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職權
原理內容:
(1)性質;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
(2)職權:有立法權,其中,全國人大及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決定權,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一切重大事務;任免權、監(jiān)督權,監(jiān)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jiān)督“一府兩院”工作的權力。
(3)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知識運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和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決定》。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和通過溫家寶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原理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因為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知識運用:胡錦濤同志在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同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要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制度。
10、“一國兩制”的內容
原理內容:“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中央人民政府;兩種制度并存,國家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一國兩制”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自治權,特別行政區(qū)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在國務院授權下還可以在經濟文化等方面處理某些涉外事務。
知識運用: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成立五周年,“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成功實踐。港、澳特別行政區(qū)首長每年向國務院述職。
11、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和原則
原理內容
(1)方針:“一國兩制”,和平統(tǒng)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2)原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知識運用:中臺辦,國臺辦就當前兩岸關系問題發(fā)表聲明,聲明強調,“臺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wěn)定。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不妥協(xié),爭取和平談判的努力決不放棄,與臺灣同胞共謀兩岸和平發(fā)展的誠意決不改變,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誠意決不動搖,對臺灣決不容忍。
12、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
原理內容:國家性質決定國家機構的性質,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國家機構是實施國家職能的載體。
知識運用:國家為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機構改革。我國國家機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是人民利益的捍衛(wèi)者和執(zhí)行者。
13、國家機構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表現
原理內容:表現在三個方面:
(1)在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關系方面,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要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jiān)督。
(2)在國家權力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
知識運用:要維護國家政令暢通、維護國家統(tǒng)一、維護中央的權威,反對地方保護主義。
14、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原理內容:對人民負責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責要求做到: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知識運用:“群眾利益無小事”“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15、依法治國的本質和根本目的
原理內容: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知識運用:實行政府責任制,大力推行依法行政。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審議和通過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內容寫入憲法。
16、依法治國的要求
原理內容:立法機關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確保國家各項事業(yè)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完善法律監(jiān)督體系,搞好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良好風尚;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知識運用:“依法治水”,“依法治國”,“依法治沙”、“依法治縣”、:“依法治國”
17、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原理內容: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基礎,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2)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這是民主政治的基礎。
(3)監(jiān)督權,包括批評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或檢舉權。公民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作風;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知識運用:近年來全國農村廣泛實行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村民的民主意識增強,積極性提高,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巨大發(fā)展。
1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義和表現
原理內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和平等地適用法律。具體表現在:
(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平等地履行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
(3)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受到法律制裁。
猜你感興趣的:
2.高中政治常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