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
中國作為世界古國,擁有著豐富而悠久的文化,而在眾多的文化中,美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篇一
普及美術 研究美術
摘 要:中國作為世界古國,擁有著豐富而悠久的文化,而在眾多的文化中,美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術延續(xù)了國家歷程史上的原始藝術,繼承藝術的實用性和審美性共存的特點。大眾在創(chuàng)作美術的同時,也陶冶性情,創(chuàng)造出高尚的精神境界,所有這些都是保持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美術使用簡單、樸素的審美形式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從而引導了人們群眾的道德主流思想、歷史發(fā)展、民間習俗、生產活動以及文化知識教育活動,美術是名符其實的大眾化教科書。
關鍵詞:美術;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4-046-01
一、美術在大眾生活中的普及的軌道
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于1956年完成,自此以后,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的建設期。在社會主義建設期期間,新中國各個地方的美術家熱烈投入到宣傳畫的創(chuàng)作中去,掀起一陣陣美術熱潮。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就北京市在一個星期內就已經創(chuàng)造864件政治宣傳畫。
在““””期間,漫畫、宣傳畫和領導像的創(chuàng)作非常熱門,人們群眾都熱情高漲的參與到大眾化的美術活動中來。例如,以政治宣傳教育為目的的四川的大型泥雕《收租院》,當時影響非常大,每天前來觀看的人很多,是當時公共的大眾化的美術教育的典型例子。
1978年以后,進入了改革開放,當時全國各省市都掀起大型紀念性雕像的創(chuàng)作,包括任務雕像和城市雕像,它們都展現(xiàn)了中國的嶄新的時代精神,鼓勵著教育著廣大的人民群眾,而且對城市也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另外,當時,在中小學的教育中,美術的教育得到空前重視。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國家的教育部門修訂了中小美術教育的大綱。大綱強調,在中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為此,該大綱新增美術教學評價的內容。如今,美術教育事業(yè)的普及發(fā)展到了開放、全面探索的新時代,美術的普及將更加具有實踐的活力。一方面,表現(xiàn)為中小學的美術教育,從技能型轉化到審美型;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美術教育從原來作為學科的知識體系,逐步向素質教育發(fā)展。從上述提到的改革中可以看出,今后對美術教育的思路,將是把美術的因素植入人民群眾當中,添加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
二、避免進入美術普及教育的誤區(qū)
如今,美術已經構成了公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的教育已經日漸進入到尋常百姓家。然而,在普及美術的同時,應該注意避免進入以下誤區(qū):第一,美術的教育與美術技能培訓是兩個概念,所謂普及美術,是加強人民群眾的藝術綜合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而不是強化美術技能。第二,普及美術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美術素養(yǎng),而不是培育少數(shù)美術人才。第三,普及美術不能只關心人們的美術成就,更應該注重人們的人格,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進步的人們,提高人民的修養(yǎng)和素質。第四,對于學生的美術教育,要引導他們熱愛美術,而不能只把美術當做是謀生工具。
三、普及美術中的建議
1、堅持美術教育的大眾化方向
為了避免上述缺點,普及美術,需要深入研究美術的特點和規(guī)律,避免在普及美術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片面性和功利性行為。堅持走大眾化路線的美術教育務必要注意兩點:一方面,樹立以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作為普及美術的重心和宗旨;另一方面,普及美術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美術教育應當利用這一機遇,拓展和完善美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2、多渠道普及美術教育
美術教育不僅僅局限于中小學的美術教育,例如美術館、博物館等地方也是普及美術教育有效的途徑。藝術畫廊、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公共的文化設施應當承擔責任藝術審美教育功能,這些公共的文化設施是普及美術教育,提高全民藝術涵養(yǎng)的大課堂。因此,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公共的文化設施,策劃一些美術教育的活動,把這些原來被人民群眾稱為“藝術象牙塔”的場所,轉變成為普通老百姓可望可及的學習場所,把藝術畫廊、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公共的文化設施轉變成為普通老百姓學習文化,領會藝術,傳承文化的殿堂。普及美術,是美術館和博物館的重要使命,是增加老百姓見聞和娛樂活動的公共場所,通過把這些公共的文化設施與學校的教育活動郵寄結合起來,使得藝術畫廊、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公共的文化設施充滿活力。所以,當代藝術畫廊、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公共的文化設施的重要任務就是要令到美術植入人民群眾腦海里,走進人民群眾的教育領域,進入人民群眾的生活中,耐心和引導公眾的審美觀,提高公眾藝術欣賞的能力。
3、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雙管齊下
現(xiàn)在普及美術的熱潮流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的氣氛濃郁,大眾藝術教育的內涵日益豐富。為了美術教育的長遠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積極探索公共藝術教育的改革,一方面普及美術教育,向人民群眾推廣中國文化,支持大眾化美術的普及,差強和改善社會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另外一方面,不斷提高民族藝術的境界,應該雙管齊下,有目的的發(fā)展精英教育,保證美術不斷的得到創(chuàng)新,保證美術的內涵得到不斷的豐富,把現(xiàn)有的藝術境界的層次推向一個有一個高峰,創(chuàng)造出更多不朽的美術發(fā)展歷史豐碑,實現(xiàn)中國文化的長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昊 天.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0(06).
[2] 游海明.美術課,伴隨中小學生快樂成長[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11).
[3] 牟 綱.校外美育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初探――兼論我國美術工作者的新使命[J].美術.2004(10).
[4] 尹 玲.杭州市中小學美術教育管窺[J].美與時代(下).2011(07).
[5] 朱彤梅.談談中小學美術教育[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0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