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少兒美術教育的論文(2)
淺談少兒美術教育的論文篇二
《對少兒美術教育心得與思考》
摘 要:我國當前的少兒美術教育狀況很不樂觀。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始終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不被重視其主體地位或者說是出于被忽略的領域。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讓孩子學習很多畫種;教師陳舊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少兒美術的發(fā)展。本文就少兒美術教育談論了幾點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心得;思考
少兒美術作為一種開發(fā)兒童智力,挖掘兒童內(nèi)在潛能,培養(yǎng)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科,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的青睞和社會各階層的重視。由于部分教師只站在自身的立場,缺少對兒童繪畫程度進階和心理發(fā)育的科學認識,導致學生學畫過程過于規(guī)矩,思維方式過于程式,作畫模式過于成人,繪畫作品過于現(xiàn)實。美術教師以成人的技術標準來衡量孩子繪畫水平,教學定位過高等,使兒童對繪畫產(chǎn)生懼怕的心理。本文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因素、家長因素等三個方面,給出少兒美術教育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以及對當前少兒美術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少兒美術教育過程中,如何激發(fā)起孩子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正確的輔導方式至關重要。在被教育的的過程中,孩子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去表現(xiàn)和感知,而孩子常常處于被動的授課過程中就會枯燥無味,沒有愉悅性,造成的后果就是兒童興趣減弱,甚至對美術課的厭煩。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時應抓住兒童心理,關注他們的一些內(nèi)心活動、生活表現(xiàn)、興趣愛好,以及每個孩子不同性格特點。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語言組織要符合孩子的認知和感知方式,甚至可以根據(jù)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肢體語言的表達來提高兒童的興趣和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也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與兒童相關的熟知的事物。
1.通過用經(jīng)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不但對圖書有閱讀興趣,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動漫、動畫形象產(chǎn)生濃厚興趣,很多藝術形象成為他們的朋友和榜樣。”舉一個例子,有一次上繪畫課,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畫什么?”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那時正是母親節(jié)前夕,我就有意識地又問“今天大家畫給母親的禮物好不好?”孩子們幾乎一口同聲地回答“好”。繪畫開始了,孩子們畫的那么認真,那么投入,那么開心。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打電話說自己和孩子都非常高興。
2.通過用游戲法增強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在相互交往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由此可見,游戲法是增強少兒美術興趣的良好方法。
3.通過用組織活動拓展少兒的美術興趣。
在《論少兒教育》中指出:“6歲以后的少兒表現(xiàn)欲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少兒用美術表達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徑。
活動活動,故名詞義,就是要活起來,動起來。具體說,就是想辦法讓少兒的美術天性活起來,動起來;給少兒的美術天性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一個場合,一個平臺,讓他們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去想象、去聯(lián)想、去幻想。
二、教師因素
教師水平和素質(zhì)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教學質(zhì)量,乃至影響少兒今后的成長發(fā)展。如果教師采用片面的教學方法,將對少兒今后的成長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1.以鼓勵孩子們繪畫興趣為主導。
英國當代藝術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說:“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進而增進其人格的健全和諧發(fā)展”。老師在講解時應以鼓勵孩子們繪畫興趣為主導,不要過多的講究美術專業(yè)知識,如技巧和用色等,應強調(diào)一個“像”字。只要我們用各種形式去發(fā)現(xiàn),去激發(fā),用實踐來啟發(fā)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在畫畫中感受到童年時期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在學校及以后的生活中充滿信心,充滿對畫畫的濃厚興趣,喜歡上豐富的生活,從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2.尊重少兒的藝術表現(xiàn)行為。
教師要尊重他們的想象和表達方式,不要無味的把成人的想法強加與他們,讓孩子自由、愉悅的徜徉在明麗的色彩和充滿趣味形象的世界里。在培養(yǎng)過程中,應以倡導想象為第一,鼓勵其差異性的存在,尊重其個性并激勵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3.帶動其他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在美術教育的實際教授過程中要進行提示和激發(fā),與孩子的互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兒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鼓勵少兒在課堂的表達欲望,讓孩子內(nèi)心充滿勇氣。使孩子的心智得到有益的啟發(fā)。
4.自信心的培養(yǎng)。
由于年齡的關系和少兒自身的特點,我們對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行為和作品進行點評時,最好是正面和積極的,不能有批評的存在。給少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對其各個方面的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家長因素
做父母的幾乎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寶寶會用手以后明顯的動作就是涂鴉。稍大一點,寶寶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貓、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飯炒菜等。再長大一點,寶寶就會喜歡擺積木。這說明家長是孩子們生活成長中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們最為親近的人。
家長應正確對待孩子們繪畫興趣的培養(yǎng),而不應該盲目的“追崇”,也不應該一味地把培養(yǎng)孩子的畫畫作為一項必備的特長。家長應該要協(xié)調(diào)教師與孩子以及課堂之間的關系,使教師、家長都要重視起興趣在少兒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采取更多更好的方式來培養(yǎng)少兒的興趣,促進少兒的健康成長。
四、結(jié)論
美術教育在當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客觀的去審視少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重在啟發(fā)的原則,綜合平衡少兒美術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對孩子們的繪畫興趣進行正確的培養(yǎng),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年齡階段與學習方向,尊重孩子對美的創(chuàng)造,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讓畫畫融入孩子的心里,陪伴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淺談少兒美術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少兒美術教育的論文(2)





上一篇:淺析賞識教育的論文
下一篇:少兒舞蹈教育研究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