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思過典故
閉門思過,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錯。過,過失。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閉門思過典故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閉門思過典故
西漢昭帝時,燕人韓延壽在左馮翊擔任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縣巡視,碰到兄弟倆向他告狀。
閉門思過故事圖片 其中一個說:“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另一個說:“這地本來就是爹媽在世時分給我的,哥哥不講理,硬說是分給他的。”
這件事,對韓延壽觸動很大。他十分慚愧地說:“我作為太守,是一郡之長,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民眾間發(fā)生骨肉爭訟。這既傷風化,又使賢人孝子受恥。其責任在我身上,我應退職讓賢。”
這天,韓延壽推脫有病,不再處理公務,獨自一人呆在館舍的一間房間里,閉上門,思考自己的過錯(閉門思過)。
那告狀的兩兄弟知道韓延壽的上述舉動后,深為之感化。他們倆痛心疾首地流著淚,赤身前往館舍向韓延壽請罪。
韓延壽見他兄弟倆已覺醒,并決心痛改前非,這才稍有喜悅之色;但他從這件事看到了自己身為太守而未能盡到責任的過失,也不禁仰天垂淚。
閉門思過解析
[釋義] 思:思索;反省;過:過失;錯誤。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失。
[語出] 《漢書·韓延壽傳》:“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
[正音] 思;不能讀作“shī”。
[辨形] 閉;不能寫作“閑”。
[近義] 反躬自省 閉閣思過
[反義] 不思悔改
[用法] 用于有過失的人的獨自反省。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反躬自省”;都表示自我反省;但~偏重在“關起門來;不跟別人接觸;獨自去思考;認識自己的過失”;語義比后者重;“反躬自省”偏重在“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反過來檢查自己。”
[例句]
①與其怨天尤人;不如~。
?、诜噶隋e誤應當爭取大家的幫助;~恐怕不是好辦法。
[英譯] shut oneself up and ponder over one’s mistakes
閉門思過的造句
1) 閉門思過恐怕不是改正錯誤的最好辦法。
2)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閉門思過。
3) 小明犯了錯誤,媽媽不準他出去玩讓他閉門思過。
4) 今天,您和我,轉向耶穌,閉門思過,悔改。
5) 這句話假設張三明白耶穌基督的真理,相信耶穌,已經閉門思過而下了決心要改邪歸正,轉向耶穌。
6) 72小時閉門思過成效如何?
7) 你在干什么?你應該在家里閉門思過。
8) 事故發(fā)生后,他追悔莫及,幾天來一直閉門思過,情緒相當低落。
9) 由于這次考試成績落了一大截,爸爸讓我閉門思過,好好檢討。
10) 由于的指揮不當,造成這次戰(zhàn)敗,皇上讓他閉門思過。
11) 自知身獲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閉門思過,敬聽天命。
12) 在這里,那些不守校規(guī)的調皮搗蛋學生,就要在這里閉門思過一段時間。
13) 我不會做這題,老師就真的把我關黑屋子里閉門思過了。
14) 最近,我考試失利了,老師天天把我抓到辦公室里閉門思過。
15) 小仙自知身獲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閉門思過,敬聽天命。
16) 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只靠閉門思過,收效是不會很大的。
17) 犯了錯誤應當爭取大家的幫助,閉門思過恐怕不是好辦法。
18) 經歷這次失敗,班長閉門思過一整天,一直在檢討自己。
19) 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
20) 然而,隨著里斯本條約生效,歐盟應該開始著手結束十年來的閉門思過局面,改變機構改革上的紙上談兵形勢。現在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解決如何讓歐盟變得更好。
21) 他媽媽知道他在外面打架的事后,嚴厲的懲罰他,并讓他閉門思過。
22) 為了一點私利,他竟然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他的父親讓他閉門思過。
23) 孰不料玫瑰園一役,一敗涂地一手育大的利達行亦拱手讓人,只得蟄伏廣州,閉門思過。
24) 皇上御筆朱批豈容你胡亂猜疑?身為朝廷重臣言語無狀,有失體統,你自今日起不必再進宮來,回府閉門思過,等候宣召吧!
25) 不是你的何必強求,修煉要一步步平流緩進,萬不可急攻心切,現罰你在思過崖閉門思過六年,直到六年后紫雷峰大比方可解出懲罰。
26) 罷了,念你忠孝雙全,此番與北胡人作戰(zhàn),也頗立了些功勞,朕就算你功過相抵,不再追究你的罪責,你也不用回軍中了,好好在家閉門思過。
猜你喜歡:
2.閉門思過的故事
閉門思過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