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痛經的相關中醫(yī)食療妙方
緩解痛經的相關中醫(yī)食療妙方
女性經期需要特殊的照顧,因為經期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那么緩解痛經有哪些中醫(yī)食療妙方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緩解痛經的相關中醫(yī)食療方法吧。
緩解痛經的中醫(yī)食療妙方
1、烏豆蛋酒湯:
材料: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
做法: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2、姜艾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3、姜棗紅糖水:
材料: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做法: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4、山楂酒:
材料: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山楂干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后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蕩1~2次。
功效: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癥,并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痛經的病發(fā)原因
1、原發(fā)性痛經的發(fā)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tài)而出現痛經。
2、血管加壓素、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
3、女性的子宮口狹小,或者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都會影響到經血外流不通暢而產生疼痛即出現痛經。
4、有些婦科疾病會導致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位置異常影響經血外流不通暢而致痛經。
看過“緩解痛經的相關中醫(yī)食療妙方”的人還看了:
3.為什么會痛經